鄢烈洲应邀参加黄炎培职业教育思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并受聘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三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发布者:zjy发布时间:2024-12-18浏览次数:14


  新闻网讯(通讯员 彭振宇)1029-31日,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会议在郑州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郝明金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会议开幕式上,举行了新一届专家委员会受聘仪式,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郝明金为各位受聘专家颁授聘书,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鄢烈洲同志获邀荣聘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三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30日下午,鄢烈洲应邀参加对话交流环节,围绕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作专题对话交流发言。

 29日晚,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第十三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本届专家委员会采取分批次聘请专家的形式,首批获聘专家共26位。我校鄢烈洲同志获邀荣聘为第十三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

 30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新使命与新作为”为主题,采取主论坛+分论坛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鄢烈洲同志作为与谈嘉宾应邀在专题研讨环节参加专家交流对话。围绕“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题,两位主谈嘉宾和三位与谈嘉宾进行了深入对话交流。鄢烈洲同志从职业院校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入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具体做法,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以创新赋能人才链,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通过产教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着力培养面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绿色产业、蓝色产业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以创新赋能科技链,通过科教融汇利用新兴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科教融汇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的今天,职业院校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以赢得社会尊重和市场认可。一方面为人才培养赋能,另一方面为产业发展赋能;三是以创新赋能教育链,通过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是社会大生产的一部分。作为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因此职业院校一定不能封闭办学,必须开放办学。通过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广大行业企业排忧解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现代产业体系迭代升级,以体现自身价值。

 20241030日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现场


本次会议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河南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协办。会议主题是“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新使命与新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郝明金出席并作了题为《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新时代内涵 推动职业教育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旨讲话。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雷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厉励分别致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同民,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自锋介绍了河南省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有关情况。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晓红、河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张弓等出席。来自全国各地中华职业教育社各省级社负责人、职业院校负责人、有关企业负责人、黄炎培职教思想研究者、职教专家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据悉,中华职业教育社于924-25日召开了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三届理事会。郝明金当选为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秦博勇、吴岩、俞家栋、刘家强、谢经荣、王刚、汪鸿雁、王惠贞、苏华、郑清春当选为副理事长。本次会议是新一届理事会成立后举办的首场全国性活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于20111019日,是中华职业教育社为进一步倡导、研究和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助推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而成立的全国性非营利性学术组织。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1917年由黄炎培先生联合48位社会各界名流创立的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专业社团,迄今已有107年历史。2017年,在立社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致贺信,勉励中华职业教育社“积极建言献策,更好服务社会,不断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目前中华职业教育社隶属于中央书记处,由中央统战部代管,是具有统战性、教育性和民间性的人民团体组织,主要联系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在职业教育界,中华职业教育社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主办的“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是全国职业教育系统唯一的国家级奖励,广受社会关注。